English

领略中国古典散文诗的魅力

2000-01-06 来源:光明日报 柯原 我有话说

散文诗以其短小精悍、内容丰富而灵活多样,在近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,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读者。

爱好散文诗的人,都很关心散文诗的源流问题,现代散文诗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呢?有一种意见认为,中国现代散文诗是受西方十九世纪散文诗的影响,从国外移植过来的。这种说法似乎也有一些道理。因为“五四”以来的散文诗,和新文学的其它文学形式一样,是在接受西方文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。当时的散文诗,曾受到泰戈尔、屠格涅夫等大家的明显影响。但是,大多数散文诗作家和研究者认为:虽然“五四”以来的散文诗受到过西方文学的影响,但作为散文诗这一特定形式,应该说是古已有之的。中国古文中的“赋”,就是古代的散文诗,只不过当时还没有“散文诗”这一称呼而已,中国现代散文诗,同样也是继承了中国古代散文诗的传统,加以发展并与当代生活结合的。现代散文诗虽然接受了西方的某些影响,但其根还是生在中国大地上的,是与古代散文诗一脉相承的,具有着割不断的思想与艺术的联系。

黄思源先生最近出版了《中国古典散文诗选译》,这既是一部介绍中国古典散文诗精品的书,也是一部研究古典散文诗的著作。书中的《赋———中国古代的散文诗》一文,对古代的“赋”与现代散文诗的关系,做了翔实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比较。从“赋”与现代散文诗在形式上的短小精悍,表现内容以抒情和写志为主,无严谨的格律要求,以及不押韵都富有诗意等等方面,一一认真地进行了对照与论证,说明现代散文诗与“赋”即中国古代散文诗,属于悠久文学长河中的同一条支派,是源远流长并一脉相承的。

黄思源先生的论文,可以说是对中国现代散文诗源流的研究的新成果,已引起学术界的注意与重视。

中国古代的“赋”,从先泰以来两千多年间,出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,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份瑰宝。但是,由于古代文字比较深奥,而我们对古代散文诗的介绍研究和普及工作还做得很不够,所以,很多年轻人不熟悉甚至不清楚中国古代有散文诗,也就未能很好地欣赏与学习古代文学中的这一珍品,这是一件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。黄思源先生正是在这方面,经过多年潜心研究,进行了这一具有开创意义的工作。

《中国古典散文诗选译》(以下简称《选译》)一书,从先泰到清代的古代散文诗中,选出了最具代表性的23篇进行了翻译,这些都是传诵千古的名篇,如王羲之的《兰亭集序》、陶渊明的《归去来辞》、王勃的《滕王阁序》、李白的《春夜宴桃李园序》、刘禹锡的《陋室铭》、范仲淹的《岳阳楼记》、欧阳修的《醉翁亭记》、苏轼的《前赤壁赋》等等,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散文诗的精华汇萃。这个选本的本身,就展示了中国古代散文诗创作的绚丽光辉和丰富多采,以其极高的艺术成就,为我们提供了学习与鉴赏的范本。

由于古代文字比较深奥,黄思源先生认真地进行了注释工作,对作者及作品的写作背景都做了必要的介绍。这是一件相当吃力而且颇需古文功底的工作。读者可以看到,《选译》中的注释是翔实而详尽的,这对我们理解古代散文诗的艺术精华是很有帮助的。

将古代文学作品翻译成现代汉语,又要保持其神采韵味,这也是一件颇费苦心的工作。我们可以看到,《选译》的译文文笔通俗流畅,基本上做到了信、雅、达,既表现了古代散文诗的神韵,又具有现代文学的魅力。在某种意义上来说,这也是一件再创造的工作,读者吟咏时就会体验到,译者在字里行间所花费的心血。比如郦道元的《三峡》等译文,其本身就是优美隽永的现代散文诗。与原文对照,更便于我们理解古代散文诗行云流水的文采和深邃的意境。可以说,《选译》是献给散文诗爱好者们的一份厚礼。

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有着光辉的成就和悠久的传统,的确是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。最近以来,首都的唐诗宋词的朗诵活动,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和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,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深深的魅力。因此,中国现代散文诗的创作,无疑也可以从中国古代散文诗中吸取丰富的营养,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,更好地形成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现代散文诗。《选译》的出版,无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与欣赏中国古代散文诗,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,从古代的文学巨匠的杰作中,领略他们对生活对艺术的刻意追求,学习他们驾驭文字和运用技巧的功力,这对我们进一步发展现代散文诗,肯定是有极大益处的。

只要我们更加突入生活,更加关注社会,努力扩大题材,提高艺术表现技巧,现代散文诗定会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中,取得新的成就,走向新的繁荣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